人造革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人造革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态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1-01-21 17:04:10 阅读: 来源:人造革厂家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态产业链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我国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挑战,制造业正在重新洗牌,我国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态产业链。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我国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挑战,制造业正在重新洗牌,我国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态产业链。

全球制造业产业格局正在重塑

《中国制造2025》此时发布,其原因是综合性的和多方面的,但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目前是制造大国而非强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现状是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的整体水平较低,当前面临转型升级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其次,制造业产业格局正在重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一方面,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德美日等发达国家都先后提出了工业产业升级的路径,德国提出了基于CPS的工业4 .0战略,直接引发了全球制造业的大讨论。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2.0”。日本则把重心放在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韩国在汽车电子方面则比较先进。另一方面,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脚步追赶中国,印度是个典型,近年来经济增长十分迅速。我国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挑战,制造业正在重新洗牌,我国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人口比例在明显降低,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出现了明显的“用工荒、用工难”问题,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人口红利的减少倒逼工业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实施“机器换人”,以此提升工厂自动化水平,促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此时提出《中国制造2025》,目的之一在于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态产业链。

四步走实现从制造到智造

这次由多个部委联合编制的《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是“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步,也是我国首次系统提出制造强国纲领性规划,其包含的内容十分全面。但是,针对具体企业而言,到底如何理解和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升级呢?

第一步,需求分析和规划设计。针对任何一个有需要升级改造的企业,首先要对企业的现状进行需求分析,找出当前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之处,并充分了解国内外同类企业的生产方式和自动化设备等情况,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合理可行的转型升级路线。

第二步,关键技术突破。企业要实现从“制造”到“智造”,国家要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升级,核心的问题是要掌握“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比如:机器人技术、3D打印技术、航空航天航海技术、定制设计技术等等。

第三步,重点工程实施。在我国当前大环境下,要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产业升级,需要企业和政府联合推进,企业提出需求,政府给扶持政策,通过一系列“重点工程”的实施来加快掌握关键技术,同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比如“机联网工程”、“节能环保工程”、“载人航天工程 ”等。

第四步,从2.0到4.0。按照德国的划分标准,我国工业企业整体处于2.0的水平,我国企业是否可以实现从2.0到4.0的跨越式发展?一些转型快的企业可以不必经过3.0的信息化时代,而直接进入网络化智能化时代,这是可能的,可以直接淘汰老旧设备,引进新的生产线,实现弯道超车。

创造的核心是创新

创新的主体在于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对“中国制造2025”的解读,不仅是指从“制造”到“智造”的工业企业升级改造,也包含了从“制造”到“创造”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创造的核心问题是创新,创新的主体在于人,如何培养具有创造力、创新思维的人才,是值得重点思考的课题。

首先,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进步缓慢。尽管教育部门也做了很多改革,但是中国的教学课程设置、科研评估体制仍存在太多的问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没有看到明显的成效,一些有想法的教师和学生难以展现其能力,最后被一个一个消磨掉。在国外,法国的专科型“工程师学院”办得很出色,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国则把高校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大学,但近年来很少有“研究型”大师和“应用型”行家。中国教育到底如何走,才能适应“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还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

其次,加强企业技术人才培养。在智造时代,企业技术人员要时刻保持学习进取的精神,企业要鼓励和支持员工进行技能技术的提升,要重视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智能制造涉及自动化、传感器、计算机软硬件、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通信等多个领域知识。要注意培养跨多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同时也要重视管理水平的提升,转变“管理方式”,从传统的一人一岗提升为一人多岗。制造业的落后其实就是人才的落后。专有技术人才的兴起,将带动制造业往良性方向发展;有对应的人才,制造业的系统分析、标准规范、技术实施、高尖端设备的制造使用才能有效地落实执行。

最后,是加强知识产权和技术转化。随着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一专利大国,但专利总体质量不高,无用专利较多,没有形成专利转化机制和有效保护机制。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